已知簡支深梁的跨度、高度如下圖所示,梁寬b=250mm?;炷翉姸鹊燃塁30,縱向受拉鋼筋采用HRB335級,豎向和水平向鋼筋采用HPB300級,已知跨中彎矩設計值M=3900×106N·mm,支座剪力設計值V=2750×103N。
梁縱向受拉鋼筋As為()mm2。
A.2800
B.2900
C.3000
D.310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鋼筋混凝土T形截面構件如下圖所示,b=250mm,h=500mm,bf′=400mm,hf′=1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筋采用HRB335鋼筋,箍筋采用HPB300鋼筋。受扭縱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值為ζ=1.2,Acor=90000mm2。
假設構件所受的扭矩與剪力的比值為200,箍筋間距s=150mm,則翼緣部分按構造要求的最小箍筋面積和最小縱筋面積與()項數(shù)據(jù)最為接近。
A.62mm2;45mm2
B.43mm2;58mm2
C.32mm2;58mm2
D.29mm2;43mm2
鋼筋混凝土T形截面構件如下圖所示,b=250mm,h=500mm,bf′=400mm,hf′=1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筋采用HRB335鋼筋,箍筋采用HPB300鋼筋。受扭縱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值為ζ=1.2,Acor=90000mm2。
設構件承受剪力設計值V=80kN,箍筋間距s=100mm,受扭縱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值為ζ=1.2,腹板的塑性抵抗矩Wtw和所受扭矩Tw的比值為0.98,已知構件須按剪扭構件計算,則腹板的抗剪箍筋的計算面積Asv最接近于()mm2。
A.50
B.29
C.25
D.18
鋼筋混凝土T形截面構件如下圖所示,b=250mm,h=500mm,bf′=400mm,hf′=1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筋采用HRB335鋼筋,箍筋采用HPB300鋼筋。受扭縱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值為ζ=1.2,Acor=90000mm2。
假定截面的受扭塑性抵抗矩Wt=14800000mm3,則當構件所受的扭矩和剪力不大于()項數(shù)值時,在進行承載力驗算時可僅驗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A.2.70kN·m;52.1kN
B.3.70kN·m;44.5kN
C.3.70kN·m;58.3kN
D.6.70kN·m;58.3kN
鋼筋混凝土T形截面構件如下圖所示,b=250mm,h=500mm,bf′=400mm,hf′=1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筋采用HRB335鋼筋,箍筋采用HPB300鋼筋。受扭縱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值為ζ=1.2,Acor=90000mm2。
若構件承受的扭矩設計值T=15kN·m,剪力設計值V=80kN,彎矩設計值M=15kN·m,則截面上翼緣分配的扭矩Tf最接近于()kN·m。
A.1.72
B.1.60
C.1.43
D.1.25
A.0.266
B.0.293
C.0.304
D.0.344
最新試題
《混凝土規(guī)范》的7.3.11條規(guī)定了柱子的計算長度,表7.3.11-1中的"排架方向"指的是哪一個方向?另外,計算l0時需注意哪些問題?
偏心受壓構件對稱配筋時,若已經(jīng)算出χ<2α’s,則需要按Ne′=fyAzs(h0-α’s)求出Azs,這時,是否還要驗算《混凝土規(guī)范》的公式(7.3.4-2)?我看施老師書上沒有做這個驗算(見2006年版"應試指南"例5.3.7),如果驗算了,書上計算的配筋恰好不滿足公式(7.3.4-2)。
若ρte=0.08,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的軸向拉力Nk=192.96kN,則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ψ最接近于()。
《混凝土規(guī)范》表11.4.17中根據(jù)軸壓比確定λv時,是取實際的軸壓比還是軸壓比限值?
《混凝土規(guī)范》的10.9.1條,"錨筋層數(shù)影響系數(shù)αr"的取值與錨筋層數(shù)有關,但是,層數(shù)如何理解?比如,圖2-1-6中,錨筋層數(shù)應該算是多少呢?
題2中,若Nk=142kN,ψ=0.75,則最大裂縫寬度wmax最接近于()mm。
《混凝土規(guī)范》11.7.13條規(guī)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墻肢的軸壓比N/(fcA)不宜超過……",請問,這里的N應該如何計算?是N=G+0.5Q還是N=1.2(0+0.5Q)?
《混凝土規(guī)范》10.8節(jié)規(guī)定了牛腿的計算,有以下問題:(1)在計算縱向受力鋼筋的總截面面積時,規(guī)范規(guī)定"當口<0.3h0時,取α=0.3h0",那么,a<0時如何處理?是取α=0.3h0嗎?(2)規(guī)范規(guī)定,"承受豎向力所需的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按牛腿有效截面計算不應小于0.2%及0.45fr/fy、也不宜大于0.6%……",如何理解?是利用bho計算最小配筋率嗎?
若已知梁的短期效應剛度Bs=29732.14kN·m2,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k=90kN·m,按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q=50kN·m,梁受壓區(qū)配有218的鋼筋,則跨中撓度最接近于()mm。
對于《混凝土規(guī)范》的表3.3.2,有兩個疑問:(1)構件制作時預先起拱,用公式f≤flim驗算撓度時,是公式左邊減去起拱值,還是右邊7(2)表下注4指出:"計算懸臂構件的撓度限值時,其計算跨度l0按實際懸臂長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