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歲,戴上頜活動義齒1個多星期,出現(xiàn)上唇牽拉疼痛,右側時有咬頰黏膜,且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檢查:缺失,已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義齒固位穩(wěn)定良好,上頜頰黏膜轉折處可見約2~3mm大小的潰瘍面,右側頰黏膜見2mm大小的血腫,下頜為雙側游離端義齒,側向咬合時,工作側出現(xiàn)早接觸,余無異常。
上頜頰黏膜出現(xiàn)牽拉疼痛的原因是()
A.印模不精確
B.頰黏膜轉折處緩沖不足
C.頰黏膜轉折處緩沖過多
D.頰黏膜轉折處基托邊緣過短
E.頰黏膜轉折處基托不密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女,67歲,戴上頜活動義齒1個多星期,出現(xiàn)上唇牽拉疼痛,右側時有咬頰黏膜,且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檢查:缺失,已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義齒固位穩(wěn)定良好,上頜頰黏膜轉折處可見約2~3mm大小的潰瘍面,右側頰黏膜見2mm大小的血腫,下頜為雙側游離端義齒,側向咬合時,工作側出現(xiàn)早接觸,余無異常。
下面哪項不是導致惡心、嘔吐的原因()
A.后緣基托過長
B.后緣基托過厚
C.患者初戴義齒
D.基托后緣過短
E.基托后緣與組織不密合
患者,女,67歲,戴上頜活動義齒1個多星期,出現(xiàn)上唇牽拉疼痛,右側時有咬頰黏膜,且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檢查:缺失,已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義齒固位穩(wěn)定良好,上頜頰黏膜轉折處可見約2~3mm大小的潰瘍面,右側頰黏膜見2mm大小的血腫,下頜為雙側游離端義齒,側向咬合時,工作側出現(xiàn)早接觸,余無異常。
頰黏膜出現(xiàn)血腫的可能原因是()
A.右側后牙覆過大
B.右側后牙覆蓋過大
C.右側后牙覆過小
D.右側后牙覆蓋過小
E.右側后牙反
患者,女,50歲,缺失,余牙正常,口底至舌側牙齦距離為10mm,設計鑄造可摘局部義齒修復。設計RPI卡環(huán)組。
如果大連接體采用舌桿,間接固位體最好選()
A.舌支托
B.切支托
C.附加卡環(huán)
D.放置鄰間溝
E.前牙舌隆突上的連續(xù)桿
患者,女,50歲,缺失,余牙正常,口底至舌側牙齦距離為10mm,設計鑄造可摘局部義齒修復。設計RPI卡環(huán)組。
如果用RPA卡環(huán)組代替RPI卡環(huán)組,則圓環(huán)形卡環(huán)臂的堅硬部分應位于基牙的()
A.頰側近中,觀測線上方的非倒凹區(qū)
B.頰側近中,觀測線下方的非倒凹區(qū)
C.頰側遠中,觀測線上方的非倒凹區(qū)
D.頰側遠中,觀測線上緣
E.頰側遠中,觀測線下方的倒凹區(qū)
患者,女,50歲,缺失,余牙正常,口底至舌側牙齦距離為10mm,設計鑄造可摘局部義齒修復。設計RPI卡環(huán)組。
基牙預備時應制備出()
A.近遠中支托窩
B.近中支托窩,舌側導平面
C.遠中支托窩,舌側導平面
D.近中支托窩,遠中導平面
E.遠中支托窩,遠中導平面
最新試題
取模時最理想的印模材料為()
提示:牙體預備時,應在一定的范圍內磨切組織。臨床上牙體預備,不應涉及的組織有哪些()
取模后模型上需要緩沖的區(qū)域是()
提示:經(jīng)過基牙修形,最終獲得環(huán)抱固位形和洞輔助固位形,增強修復體的固位力。關于環(huán)抱固位形,描述正確的有哪些()
提示:X片示基牙根管治療完善,根周骨組織未見吸收。結合檢查結果,哪些處理措施是正確的()
樁核切端應為金屬烤瓷冠留出的間隙為()
提示:取得印模后,通常采用戊二醛、次氯酸鈉、碘伏等到消毒劑對印模進行消毒。2%戊二醛浸泡適用于哪些印模消毒()
根據(jù)345的情況,如果建議患者進行根管治療后保留,可以考慮以下哪些修復方案()
患者20歲時,復診正常,要求更換全冠修復體,最理想的全冠為()
對上述患者以下哪些步驟不是提高義齒固位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