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波茲曼的詛咒美國文化傳播學家波茲曼的《把我們自己娛樂死》是一部聲討電視文化的著作。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確實時時聽見一聲聲急切有力的喝問:難道我們真的要把自己娛樂死?無人能否認電視帶來的便利,問題在于,這種便利在總體上是推進了文化,還是損害了文化。波茲曼認為媒介的變化意味著并且導致了認識世界方式的變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時代,人們主要通過書籍來交流思想和傳播信息。在書籍的閱讀中,我們得以進入用文字記載的悠久傳統(tǒng)。相反,電視則以現(xiàn)時為中心,所傳播的信息越具有當下性似乎就越有價值。文字是抽象的符號,作為一種媒介,它要求閱讀的同時必須思考。而電視直接用圖像影響觀眾,它有時甚至忌諱思考,因為思考會妨礙觀看。在波茲曼看來,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類精神傳統(tǒng)之中進行思考。書籍能夠幫助我們實現(xiàn)這個目標,電視卻會使我們背離這個目標。那么,電視究竟把我們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娛樂。一種迷戀當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們只能恰如其分地稱之為娛樂。并不是說娛樂和文化一定勢不兩立,問題也不在于電視展示了娛樂性內容,而在于電視上的一切內容都必須以娛樂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波茲曼的結論是,在電視的強勢影響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轉變成娛樂的程度而被人們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轉變成了娛樂。"除了娛樂業(yè)沒有其他行業(yè)"--到了這個地步,本來意義上的文化就蕩然無存了。波茲曼是把美國作為典型來對電視文化進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電視主宰文化、文化變成娛樂的傾向卻是世界性的。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通過電視劇學習歷史,而歷史僅僅作為戲說、也就是作為娛樂而存在,消滅歷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這更加徹底的了。又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電視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樣,報紙和雜志紛紛向電視看齊,蛻變成了"電視型印刷媒介"。且不說那些純粹娛樂性的時尚雜志,只要翻開幾乎任何一種報紙,你都會看到一個所謂文化版面,所報道的全是娛樂圈的新聞和大小明星的逸聞。這無可辯駁地表明,文化即娛樂日漸成為新的約定俗成,只有娛樂才是文化即將成為不爭的事實。赫胥黎曾預言:一旦無人想讀書,無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為滑稽戲,文化就滅亡了。波茲曼認為,赫胥黎的預言應驗了。這個結論也許太過悲嘆,我相信,只要人類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決不會滅亡。不過,我無法否認,對于文化來說,一個娛樂至上的環(huán)境是最壞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任何嚴肅的精神活動都不被嚴肅地看待,人們不能容忍不是娛樂的文化,非把嚴肅化為娛樂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戲侮嚴肅當作一種娛樂。面對這樣的行徑,我的感覺是,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

作者既說波茲曼的結論“也許太過悲觀”,又說“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對此應當如何理解?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波茲曼的詛咒美國文化傳播學家波茲曼的《把我們自己娛樂死》是一部聲討電視文化的著作。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確實時時聽見一聲聲急切有力的喝問:難道我們真的要把自己娛樂死?無人能否認電視帶來的便利,問題在于,這種便利在總體上是推進了文化,還是損害了文化。波茲曼認為媒介的變化意味著并且導致了認識世界方式的變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時代,人們主要通過書籍來交流思想和傳播信息。在書籍的閱讀中,我們得以進入用文字記載的悠久傳統(tǒng)。相反,電視則以現(xiàn)時為中心,所傳播的信息越具有當下性似乎就越有價值。文字是抽象的符號,作為一種媒介,它要求閱讀的同時必須思考。而電視直接用圖像影響觀眾,它有時甚至忌諱思考,因為思考會妨礙觀看。在波茲曼看來,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類精神傳統(tǒng)之中進行思考。書籍能夠幫助我們實現(xiàn)這個目標,電視卻會使我們背離這個目標。那么,電視究竟把我們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娛樂。一種迷戀當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們只能恰如其分地稱之為娛樂。并不是說娛樂和文化一定勢不兩立,問題也不在于電視展示了娛樂性內容,而在于電視上的一切內容都必須以娛樂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波茲曼的結論是,在電視的強勢影響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轉變成娛樂的程度而被人們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轉變成了娛樂。"除了娛樂業(yè)沒有其他行業(yè)"--到了這個地步,本來意義上的文化就蕩然無存了。波茲曼是把美國作為典型來對電視文化進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電視主宰文化、文化變成娛樂的傾向卻是世界性的。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通過電視劇學習歷史,而歷史僅僅作為戲說、也就是作為娛樂而存在,消滅歷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這更加徹底的了。又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電視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樣,報紙和雜志紛紛向電視看齊,蛻變成了"電視型印刷媒介"。且不說那些純粹娛樂性的時尚雜志,只要翻開幾乎任何一種報紙,你都會看到一個所謂文化版面,所報道的全是娛樂圈的新聞和大小明星的逸聞。這無可辯駁地表明,文化即娛樂日漸成為新的約定俗成,只有娛樂才是文化即將成為不爭的事實。赫胥黎曾預言:一旦無人想讀書,無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為滑稽戲,文化就滅亡了。波茲曼認為,赫胥黎的預言應驗了。這個結論也許太過悲嘆,我相信,只要人類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決不會滅亡。不過,我無法否認,對于文化來說,一個娛樂至上的環(huán)境是最壞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任何嚴肅的精神活動都不被嚴肅地看待,人們不能容忍不是娛樂的文化,非把嚴肅化為娛樂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戲侮嚴肅當作一種娛樂。面對這樣的行徑,我的感覺是,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

文章第三段闡述了波茲曼的媒介文化觀,請作簡要概括。
2.問答題

觀看視頻,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題目:《三個國家的老師教學生畫蘋果》
視頻描述:有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教學生畫蘋果。中國老師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上一節(jié)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得輕一些,因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F(xiàn)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日本老師手拿著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學習畫蘋果。"然后,將蘋果放在講臺上,"現(xiàn)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學生自己觀察著蘋果,第一次畫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畫得就有些像蘋果了。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這些蘋果老師都洗干凈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了,許多同學已經(jīng)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布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畫蘋果,現(xiàn)在請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上蘋果。"--蘋果已經(jīng)吃掉了,學生第一次畫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結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國教育的差異以及給你的啟示。
5.單項選擇題WPS、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屬于()。

A.管理軟件
B.網(wǎng)絡軟件
C.應用軟件
D.系統(tǒng)軟件

最新試題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边@反映了()的教學觀。

題型:單項選擇題

李老師打掃完班級衛(wèi)生后,順便坐在教室的玩具柜上,這時他看到小杰也從椅子上爬到上坐著,便說:“小杰不能坐到柜子上,這樣太危險,老師說過很多次了,你忘了嗎?”旁邊程程跟上說:“老師,你也坐在上面呢?!贝藭r李老師恰當?shù)幕貞牵海ǎ?/p>

題型:單項選擇題

果戈里是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其作品對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發(fā)展影響很大,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果戈作品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請依據(jù)材料,用教師觀的相關知識,評析該老師的行為。

題型:問答題

請根據(jù)材料,結合教師職業(yè)道德相關知識來評析周老師的教育行為。

題型:問答題

因為小三輪車數(shù)量有限,中班幼兒常為“誰騎車”而爭論不休。一天,小雯跑到李老師面前說:“小莉不讓我騎三輪車?!睂Υ死罾蠋熐‘?shù)淖龇ㄊ牵ǎ?/p>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家幼兒園組織商業(yè)演出。該幼兒園的做法()。

題型:單項選擇題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其主干向東延伸為喀爾巴阡山脈,向東南延申為迪納拉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西南延伸為比利牛斯山脈,下列選項中,境內沒有阿爾卑斯山脈及其支脈的國家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風俗是歷代相沿積久而成的風尚、習俗。歷代統(tǒng)治者都把“厚風俗”作為治國安民的大事。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民國初期采取的移風易俗措施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中國神話中有一個人物,被看了頭人不甘屈服,他以兩乳為眼,肚臍當口,依然操著盾,握著斧,這個神話人物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