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被告人高某(男,15歲)于某晚在酒吧見到幼女王某(13歲,身高1.6米,體重60公斤),高某主動與王某搭話時并約其到自己的住所玩,王某表示同意,到高某的宿舍后,二人聊天后表示今后愿意談戀愛,并發(fā)生了性關系,以后二人經常來往。某日,此事被王某的父親發(fā)現(xiàn),后到公安局報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
B.高某和王某的行為是雙方自愿發(fā)生的性行為
C.高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D.高某構成犯罪,但不應承擔刑事責任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關于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根據(jù)條件說,凡是引起危害結果的條件,都與危害結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B.根據(jù)原因說,只有引起危害結果的原因,才與危害結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引起危害結果的條件,與危害結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C.在刑法的因果關系問題上,無論是原因說、相當因果關系說,還是現(xiàn)在的客觀歸責理論,都是以條件說為基礎的
D.現(xiàn)在,在刑法理論上,人們基本上都承認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和自然界的因果關系并不完全相同

2.多項選擇題關于不作為犯罪,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A.不作為犯罪在理論上可以分為真正的不作為犯和不真正的不作為犯
B.不作為犯罪就是身體上不實施任何積極行為時而構成了犯罪
C.在刑法理論上,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有形式來源說和實質來源說之分
D.現(xiàn)在,我國刑法理論界的主流觀點認為,不作為與危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3.多項選擇題研究犯罪構成的意義在于:()

A.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提供根據(jù)
B.解決了"什么是犯罪"的問題
C.為劃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提供標準
D.為劃分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提供標準

5.單項選擇題甲帶鄰居家的5歲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沒有看管好孩子,致使孩子在河里溺水死亡。甲應負不作為犯罪的刑事責任。甲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是:()

A.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
B.職務上或業(yè)務上的要求
C.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D.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最新試題

甲因與別人勾搭成奸欲殺夫另嫁。一日,甲聽信巫婆教唆,將一張畫有人形和寫有其夫名字的紙符燒毀,取少許紙灰,拌入白糖中,讓丈夫喝下,企圖依靠神力將其殺死。奸情敗露后,甲交代此事而案發(fā)。甲的行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被告人徐某,男,1990年6月29日生。2004年3月9日夜里,攔路搶劫一KTV下班服務員,搶得現(xiàn)金300元;2005年8月25日盜手提聯(lián)想電腦一臺,價值6500元;2005年12月20日將放學的農村留守初二女生丁某強奸;2006年7月12日,詐騙一外地務工的農民工4600余元。徐某對下列哪些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題型:多項選擇題

某日晚10時左右,下著小雨,張某駕駛汽車返回車庫。同車的馬某將車庫門打開,張關滅汽車大燈,只開小燈駛進院內。在調頭準備倒車時,汽車右前輪將睡在塑料布下的李某當場軋死。后查明,李是一過路借宿的廢品撿拾人員,原安排他在車庫的馬車上睡,后來他自行搬到車庫院中,并用大塊塑料布蒙頭蓋腳睡在地上。在準備調頭倒車時,張某和同車的馬某,都沒有發(fā)現(xiàn)睡在地上的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被告人馮某在火車搬運站做過多年的三輪車搬運工,熟悉搬運工作。2011年5月某日,馮某使用的三輪車壞了,向同事黨某借了一部舊車暫用。黨某告訴馮某,此車車閘失靈,還未修理。馮某說,我推了幾十年的車,沒關系。當日,馮某運貨將車推至搬運站附近一斜坡處,為減小慣性,卸下一些貨物后,駕車下坡。終因車重坡陡,車閘不靈,將一行人撞成重傷,對馮某的行為應怎樣認定和處理?()

題型:多項選擇題

對甲和乙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研究犯罪構成的意義在于:()

題型:多項選擇題

關于不作為犯罪,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被告人高某(男,15歲)于某晚在酒吧見到幼女王某(13歲,身高1.6米,體重60公斤),高某主動與王某搭話時并約其到自己的住所玩,王某表示同意,到高某的宿舍后,二人聊天后表示今后愿意談戀愛,并發(fā)生了性關系,以后二人經常來往。某日,此事被王某的父親發(fā)現(xiàn),后到公安局報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某甲患有夢游癥,一天夜晚在夢游時將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殺死,某甲早上醒來后見狀大驚,隨即報案。此案中,某甲的行為:()

題型:多項選擇題

甲、乙互毆,甲因受重傷而昏厥,乙懷疑甲已死亡,將其推到河中,意圖銷尸滅跡。甲因河中水溫很低,頓時蘇醒,在河中掙扎呼救,但周圍無人救援。乙對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