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處理孔內事故,多采用提、掃、頂、反等處理方法。在孔內事故處理前,應全面檢查鉆塔(鉆架)構件、天車、游動滑車、鋼絲繩、繩卡、提引器、吊鉤、地腳螺絲、儀器、儀表等,以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可靠
B.處理孔內事故,孔內情況比較復雜,操作技術性比較強,應由機班長或熟練技工操作,并設專人指揮
C.處理孔內事故時,除直接操作人員外,其他人員應撤離到安全地方
D.在使用千斤頂回杠時,禁止用升降機提吊被頂起的事故鉆具、以防拉垮鉆塔和拉壞其他設備,造成機械和人身事故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孔口使用擰管機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操作,相互配合,擰管時,必須把鉆桿扶正對好絲于口。嚴禁在絲扣未對正前就開動擰管機強扭,以免損壞鉆桿絲扣。擰管機未停:轉動以前,不準提升鉆具
B.抽、插墊又及操作擰管機應由兩個人操作,上、下墊叉應捅牢、插到位。上墊叉應有安全裝置
C.經常注意離合手把定位銷是否靈活、可靠。用長板叉松脫過緊的鉆桿,要切斷擰管機的動力,同時,操作人員要站在扳叉回轉范圍以外
D.抽、插墊又及操作擰管機應由一個人單獨操作,上、下墊叉應插牢、插到位。上墊叉應有安全裝置
A. 鋼絲繩外層鋼絲繩磨損或腐蝕己超過其直徑的30%以上
B. 在每一擰結距內斷裂鋼絲最大允許根數,反擰捻制的6股×19絲鋼絲繩為16絲:6股×37絲的為30絲
C. 雖無斷絲,但鋼絲繩外層鋼絲繩磨損或腐蝕己超過其直徑的40%以上
D. 受過高溫作用或局部燒過引起損壞的,或有嚴重腐蝕的
A.鋼絲繩安全系數應大于7
B.提引器處于孔口時,升降機卷筒鋼絲繩圈數不少于3圈
C.鋼絲繩固定連接繩卡應不少于3個;繩卡距繩頭應大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
D.鋼絲繩應定期檢查。變形、磨損、斷絲鋼絲繩應遵守《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guī)范》
A. 起重機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
B. 起吊時,應發(fā)出信號,重物下方禁止人員停留或通行
C. 嚴禁用吊鉤直接吊掛鉆機設備
D. 惡劣氣候,如大雨、大雪、大霧,應停止起重作業(yè)。夜間作業(yè)應有足夠照明
A. 機動車搬運設備時,應有專人指揮;人工裝卸時,并有足夠強度的跳板;用吊車或葫蘆起吊時,鋼絲繩、繩卡、掛鉤及吊架腿應牢固
B. 多人抬動設備時,應有專人指揮,相互配合
C. 輕型鉆機整體遷移時,應在平坦短距離地面上進行,并采取防傾斜措施
D. 禁止在高壓電線下和坡度超過15度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軟地面整體遷移鉆機
最新試題
沿脈編錄如果與穿脈一致,需在編錄結束素描掌子面,如果只編頂板,需()編一次掌子面。
根據樣品內、外檢管理規(guī)定,內檢()進行一次。
坑道方向變化或坡度改變在15°以上時,應()編錄。
槽探、井探、坑探工程中通常采用刻槽法取樣。一般樣槽斷面規(guī)格:銅、鉛、鋅、鎳、鉬礦5cm*3cm或10cm*3cm。
在地質編錄中,坡角的上坡標記為()。
一般5級以下巖石選用硬質合金鉆進方式,6級以上巖石應以金剛石鉆進為主。
可行性評價程度分為可行性研究和概略研究兩種。
坑道方向改變后,坑壁上巖礦層的傾角線、頂板上的走向線在繪圖時,方向和角度都有變化,出現巖石花紋不連續(xù),可用()在轉向處分開。
物探技術人員和地質技術人員在勘查工作中應密切配合,做到四共同,即共同設計部署、共同推斷解譯、共同查證異常、共同編寫報告。
為了與采樣平面圖及地質圖等對應,素描時,一般圖的左側方位角為(),右側為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