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弗洛伊德 B.托馬斯 C.維果茨基 D.班杜拉
在搜集寶寶照片、探討“我是怎樣長大”的活動中,凡凡和大偉在看照片時發(fā)生了爭執(zhí)。凡凡相信小孩是不會變老的,因為故事《一寸法師》是這樣說的。小伙伴大偉卻反對,大偉;問:“你爸爸會不會變老?”凡凡回答:“會!”大偉再問:“那你會不會長成你爸爸那么大?”凡凡回答:“會尸‘那你會不會變老?”大偉追問。凡凡回答:“不會!”兩人相持不下。 老師面對這場爭論處于兩難境地:是否定凡凡讓他提前從童話中醒來,還是支持凡凡的童話夢想否定大偉的理性思考? 老師難以解決的問題被另一個孩子巧妙地解決了,一直“觀戰(zhàn)”的景炎對大偉說:“等他變老了他就知道了!”這就是同理心的作用。凡凡非常高興地跑了,因為自己沒有被否定;大偉如釋重負地笑了,因為他找到了知音。
樂樂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喜歡看書,喜歡做游戲,也喜歡唱歌。可他總是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游離于集體,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對老師的話充耳不聞。 午睡時,角落里忽然傳來樂樂的歌聲,我提醒他不要發(fā)出聲音,以免影響別人??傻任乙晦D身,又聽到了樂樂的歌聲。 這樣的狀態(tài)已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樂樂對老師的要求很不敏感,總是我行我素,似乎對任何東西都無所謂、不在意。但我深信,在他的內心世界里總有一處是他在意的角落。 一次集體活動時,我拿出相機捕捉孩子們的活動瞬間。 樂樂依舊動作緩慢,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來扭去。我靈機一動,說:“爸爸媽媽肯定很想知道你們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我把你們的坐姿拍下來,拿給爸爸媽媽看看吧。”話音剛落,樂樂立馬坐得筆直,眼神不再茫然,而是專注、認真地看著鏡頭。 下午離園時,我把抓拍的樂樂坐得筆直的照片給他媽媽看,并當他媽媽的面表揚了他。 樂樂媽媽一直以來得到的信息大多是負面的,今天聽到老師表揚樂樂非常高興,也當即表揚了他。這時我看到樂樂笑了。 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抓住樂樂的這一心理特點,進一步引導他,給予他更多的鼓勵和在集體中表現(xiàn)的機會。一次,在“故事媽媽講故事”活動中,我們特意邀請了樂樂媽媽,并以此激勵樂樂:“你要好好表現(xiàn)哦,從現(xiàn)在起就要養(yǎng)咸好習慣,讓媽媽看到你最棒的一面。” 樂樂表現(xiàn)特別好,我在全班幼兒和他媽媽面前表揚他: “我們要向樂樂學習,他雖然聽過這個故事,但依然很認真地和小朋友們一起又聽了一遍。我相信媽媽不在的時候,他也能一樣表現(xiàn)得很棒。”得到表揚的樂樂坐得更端正了。 后來,在我和家長的共同關注和激勵下,樂樂慢慢地進步著,特別是行為習慣上有了大的變化
最新試題
人格結構中表現(xiàn)出非理性的是()。
華生的局限在()
皮亞杰對于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階段進行了科學的闡述,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以下家長的教育方式,符合日內瓦學派的觀點的是()
人的生命核心和人的天賦潛能的自然流露是()。
埃里克森將同一性漸成劃分為()個階段。
皮亞杰認為,自我中心性比較明顯的年齡階段是()
華生認為,每一種復雜身體的反應必須涉及的內容有()
下列有關科學的不確定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斯金納的三原則是()